首页 >> 运动手套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与形势分析二三轮童车

文章来源:丰功机械网  |  2022-08-23

2.2、制造强国的自主创新是循序渐进过程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制造强国必经的过程和捷径。以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和美国制造为例。德国的创新之路是“跟随式”的,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当初也是从仿制开始的,甚至是劣质仿冒产品代名词,但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二战后日本也是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应用研究和产品与工艺的开发上。美国的很多科技创新也是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起步的,以实用性创新为主。在美国建国后的头100多年,主要是把欧洲的先进技术发明拿到美国实现商业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性重大技术研发,实现了向原始创新转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才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性重大技术研发,实现了向原始创新转变。2.3抓住机遇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带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为新兴大国产业转型与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些新兴大国都能够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发展新兴产业。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展了蒸汽机、纺织、煤炭、冶金、修造船、铁路火车等。德国在电气革命发展了机床、汽车、照相机、电气和电子工程设备。美国建国以来也抓住产业变革先后发展了时代新兴产业,从蒸汽船、轧棉机、安全电梯、电报、跨州铁路,到后来的电灯、电话、电视机、空调、汽车、飞机、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和基因工程药物。除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兴大国也借助时代科学技术,如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2.4、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创新驱动之路从历史上看,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大国崛起都是结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采取了恰当的创新模式。这些国家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大致可以归并为两种类型,技术领跑型模式和技术追赶型模式,前者已经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具有全面领先优势,未来着眼于不断构建和始终保持在这种优势,如美国;后者主要依靠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国家战略着重于以倾斜式产业结构政策和财政投融资政策支持重点产业升级换代,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迅速实现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如日本在上世纪中期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做法。2.5、重视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和文化建设制造强国崛起的关键,还包括国家在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文化培育、人才体系、财税金融等方面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如德国在二战后分阶段分别针对其制造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进行了的顶层设计。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方面加强对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基础研究的案例,如美国资助前沿性、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应用研究。3、《中国制造2025》指明制造强国之路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立足制造业发展基础和实际需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和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的重大调整、借鉴制造强国崛起的成功经验和基本规律,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战略规划。3.1、以创新驱动为主线从分析新环境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到战略方针和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再到战略支撑与保障,创新驱动是贯穿《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和核心。基本方针的第一条是创新驱动,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在“战略任务和重点”九项任务的第一项任务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包括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五大工程的第一个工程是要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其它还有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3.2、客观分析形势环境《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重点在于分析和解决制造业自身瓶颈、关键共性问题,推动制造业自主创新、全面创新。《中国制造2025》不仅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发展阶段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还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的新需求、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正发生重大调整带来的新挑战,目的在于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建设制造强国。3.3、走循序渐进的道路《中国制造2025》强调的是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循序渐进的“三步走”战略。从现在到2020年这个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强调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到2025年,要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到2035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优势行业创新能力引领全球,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而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这也是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竞争力从局部到整体的逐步提升过程。3.4、新兴产业引领转型中国制造2025强调了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运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以新兴产业和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在重点突破领域,将当前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战略重点,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战略产业、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稳步化解落后产能、过剩产能,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通过产业示范试点、产业目录等引导制造业优化布局。3.5、构建支撑保障体系激励创新的制度和文化是创新能够持久、制造强国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中国制造2025》从体制机制、市场环境、财税金融、人才培养、企业培育、扩大开放等方面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激励创新的制度,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建设制造强国的支撑保障体系,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